s28011702.jpg

關於健身,查理布考斯基寫過個故事大抵是這樣-他的鄰居喬治(我忘了書中真正角色的名字,就姑且稱他為喬治吧),突然有一天開始健身,天天到健身房報到,生活除了健身還是健身,最後喬治練成了大隻佬,爛醉的布考斯基在文章末酸言酸語地說他已經完全不認識喬治,喬治這個人從此從這個世界消失了。

這個故事讓當時完全不運動、自詡是文藝青年又對健身的人充滿偏見的我笑了出來,完全不能理解這些對卡路里斤斤計較,然後把力氣和時間全都浪費在啞鈴、成天臥推的人追求的是甚麼。
所以我從沒想過這本跟體育有關的書會列在對我人生有影響的書單之內,對我有影響的書大致都是文學作品,包括高中時期看的馬森、高行健(他的沒有主義影響我至今),及至後來接觸的張大春、駱以軍、莫言讓我知道小說的形式可以這樣寫,經由網友茉莉介紹的查理布考斯基、亨利米勒又讓我了解,原來文學也可以操他媽的不這樣寫-但那都是我還有臉敢稱自己是文藝青年時期的事了。
<<囚徒健身>>這本書影響了三十歲左右的我;而我發現似乎有許多約莫像我這樣年紀的男子(就是在路上與那些穿著學生短裙的少女們在擦身而過後,被竊笑為大叔的人)在這個時期,彷彿發生中年危機還是要驀然回首追憶似水年華似的,會突然一覺醒來開始迷上進健身房、傍晚到學校操場練跑參加馬拉松、利用假期騎腳踏車環島等等。
我知道我開始想要練身體的原因,因為我想退休後還能領十八趴領到一百二十歲…沒啦,我七年前進公職時就早已沒有這個制度了;媒體卻總是給人這種幻覺,好像所有的公務員都可以領十八趴,而在這個制度完全消失之前,這個議題鐵定會持續被消費下去。
言歸正傳,上班之後,深感身心靈皆持續的退步,生活似乎沒有一件事是我能主動掌控的,下班後的疲憊也讓我無法再以文學來安慰我的心靈(現在我明白為什麼成人都不太看書了),就算勉強看了那些書,那些文字也不像過往一樣會在你腦中引發一些深刻的回饋或想像;如果閱讀都如此困難,那就更別說要花更多腦力和心血的創作,而寫作這件事,無論外在現實對我文章評價如何,那是我覺得我唯一還值得存在這世上的理由;公文、發函上簽、處理報表、送往迎來逢迎賣笑這世上有更多人可以做得比我更好(死了一個我,還有千千萬萬個我可以接續這種無窮的行政工作),甚至不需要讀那麼多狗屁書去參加一個難得要死的國家考試;但我的文章只有我寫得出來,只是顯然寫作這個被我當作生活漩渦的救生筏也快沉了。
既然書讀不下去,練練身體總行吧;我頭兩個自雅虎購物買來的健身器材,是岱宇國際出產的充滿噱頭的「搖擺鈴」和「健腹器」,由產品商讚助的國外學術研究機構報告數據指出只要您每使用六分鐘就能變成它包裝上那些露齒微笑的肌肉男模(是六分鐘護一生的概念麼?聽起來是不是跟咖啡因洗髮露的廣告詞也有點像?),而當年更糗的是,快遞員竟然就拿著包裝上印著那六塊腹肌男模的健腹器進到我的辦公室,在眾目睽睽之下喊著我的名字要我簽收,簡直讓我羞愧欲死。
後來無意間在書店買下了「囚徒健身」,這本以強調基本徒手、抨擊現代器械重訓(這也引發了直播網紅健身房「館長」的回批),讓我知道我買下那些誇大不實的產品是多麼的傻B,我不該僅止於羞愧欲死,而該真的去死。
囚徒健身只要你練「六招」-分為鐵壁甲胸(伏地挺身系列)、深蹲(練腿)、虎背猿臂(引體向上)、抬腿(練腹肌)、中流砥柱(下腰)、肩強體壯(倒立伏地挺身),每一招又分為十式的升級標準,以伏地挺身為例,書要你從最簡單的推牆開始做,再進步一點就改用低一點的桌子操作,再來就改以跪姿伏地挺身,一直到第五式書才要你做標準版的伏地挺身,而我這個從三歲小兒開始就瘦得像根竹竿的東亞病夫練了約兩年,伏地挺身的進度目前就卡在這-雖然進步很緩慢,但看得到進步就是好事,畢竟現實中你其他的東西都在退步;而終極版的伏地挺身是單手倒立伏地挺身,這就是這本書武俠的地方了,現實生活中似乎沒人能做到這一式。
誠然這本書有它的爭議在,比方說它過於強調徒手勝過重訓,這引發了健美人士的回擊砲轟;我基本上比較接受徒手派的論點(就像我當年相信搖擺鈴的研究報告一樣),徒手的練法是無論你用哪招練,比方說深蹲、伏地挺身,你全身的肌肉神經都會參與,而健美器械的練法則是把肌肉分開練,二頭用這個機器、三頭用那個機器,有可能會造成你某個部位的肌肉過於發達(如上臂下臂大小不成比例);而器械派則抨擊徒手強度不足,長肌肉沒效率,一個可以屌打徒手派的證明就是哪個職業運動員是單靠徒手可以拿冠軍的?沒有!
我也認同器械派的說法,但職業運動員是拿自己的身體去換取報酬的,那樣子強度的訓練方式對其年老後是否會有損傷或後遺症?而畢竟一般人只是想要讓自己體力或身形看起來好一點,而不是要去NBA場上防守雷霸龍或在UFC八角鐵籠中單挑Jon Jones。
囚徒健身這本書之所以對我有代表性,是它引領我走入了另一個我過去不曾瞭解的世界,我後續還陸續買了伸展啦瑜珈啦之類的書回來看,愈看就覺得這些書很像武俠小說中的武功秘笈-缺了重要幾頁的那種;比方說同一個動作,這本書在這步提醒你一個重要的細節,但你在另外一本書卻會發現上一本書漏了另一個重點,然這就是傳播,傳播永遠會失誤,一個人總無法將意念百分之百正確地傳達給另一個人,訊息永遠會被誤解,細節總會疏漏遺失;生活中的先知們不必為懵懂後生產生「前車倒了千千輛,後車到了亦如然」的憤慨,就讓他們盡情探索那些岔路之後,他們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路並開發出新的路徑,浪費時間嗎?歐不!我覺得那就是你有別於他人的經驗;雖然有時我也會想如果人生也如電影般能夠被剪輯該有多好,你可以用跑樓梯甩戰繩臥推硬舉暴力上槓搭配熱血音樂的蒙太奇,讓自己從短短三十秒從瘦子變成阿諾,但現實就是他媽的不可能,現實要你花時間上班、大小便、擦屁股擦很多次、洗衣服、掃廁所、去全聯買清潔劑才能掃廁所、要花時間等紅綠燈、汽機車沒油還要排隊加油;這幾年我逐漸接受的一個真理就是你要完成某件很想完成的夢想,就是得付出九十九的心力去做那些你覺得痛苦厭惡甚至看似完全跟目標無關的蠢事,你才能享受那最終一絲絲短暫攻頂的喜悅,c’est la vie,suck i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i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