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進入正題之前,我得先誇讚一下李連杰的演技,我沒料到他能演得那麼好,當然,他所飾演的「龐青雲」這個角色性格本身就比劉德華所飾忠肝義膽的「趙二虎」及總是夾在大哥二哥針鋒相對個性間擺盪的金城武所飾的「姜午陽」複雜立體,也讓李連杰佔了不少優勢。
然後,很罕見,我要批評人,那個人就是金城武(雖然醜廢如我沒什麼資格講這種話,但我還是要講,金城武哪有很帥?);我覺得他的可笑演技差點毀了這部片,我不知道導演陳可辛(我還蠻欣賞他拍的「三更」)為什麼要留下金城武那麼多不知所云的特寫表情;舉幾個例來說吧:在他們初投清軍的第一仗(進舒城!搶錢搶糧搶娘們!),最後金城武割了敵將的首級,提著人頭嘶吼的那段,我實在是搞不清楚他的表情是想詮釋興奮恐懼激動還是徬徨,也許是都想要詮釋,但顯然對金城武來說,要他詮釋這樣百味雜陳的心境實在太難了,連帶使得呼應他嘶吼的劉德華和李連杰兩人也變得像在亂軍中傻笑的笨瓜,非常慘不忍睹的兩個鏡頭;再來就是蘇州殺降那個經典名句「大哥是對的!」,本應該是充滿肅殺之氣的哀戚場面,電影院的觀眾卻被講出這句台詞的金城武的表情逗得哈哈大笑。搞什麼哪?姜午陽這個角色應該找我的親親梁朝偉來演才對呀!

但即使金城武演得很爛,還好導演是陳可辛,劇本也寫得不差;沒有賣弄玄虛難解的哲學意境(我指的是「臥虎藏龍」,而我真的不知道這部片好在哪),該讓觀眾爽的地方有顧到(戰爭場面,李連杰很威哪!),故事說穿了很簡單,就是兄弟情為了女人、權力而瓦解的警世劇。這樣八股的題材,可以搞成灑狗血的台灣鄉土連續劇或香港多如過江之鯽的黑道片,但也可以如投名狀般靠著優秀的人物刻劃和紮實的敘事技巧勝出,這兩點,陳可辛,顯然十分在行。
提幾個我喜歡的橋段,一段是大哥龐青雲(李連杰)和二弟趙二虎(劉德華)的馬子徐靜蕾(我忘記她戲裡的名字了)在蘇州城外戰壕裡上演的那齣「向左走、向右走」的偷情戲碼,質感細膩纏綿的一場野炮。
另外一段是我最喜歡的,也就是當初戲院釋出的第二個預告片裡也有出現過的,由三個京劇戲子唱出:趙二虎、龐青雲、姜午陽,弟兄三人,歃血為盟神靈鑒,義字當先對地天,不求同生求同死,肝膽懸~
趙二虎(劉德華)聽著戲裡唱的兄弟情,無聲地慘笑流淚,哭了;搞得多愁善感的我也差點快哭哭了,這是整部電影最讓我情緒激蕩的一場戲,反倒不是電影最後,只會喊一句「兄弟殺我兄弟者,必殺之」完完全全就是腦袋當機失心瘋的姜午陽(金城武)被利益薰心的龐青雲(李連杰)打得剩半條爛命,要死不死的那場兄弟相殘的劇碼。(金城武演得太爛,早點被打死算了)
趙二虎為何哭得如此傷心?我為什麼心有戚戚?觀眾為甚麼會覺得這部片有些沉重?因為趙二虎、我、觀眾、戲劇本身,一直信仰、期望、接受、傳達的非黑即白的價值觀受到嚴重的挑戰;在京劇裡,仔細看,飾演忠肝義膽趙二虎的那個戲劇,臉紅通通的像關雲長,這是大部分人從小被期待(甚至是自己想望)成為的人物,明辨是非曲直,對朋友忠義;而飾演龐青雲的那戲子,臉卻被塗抹成奸臣曹操般的白臉;戲裡是如此,但現實生活中,並沒有真正的是非對錯,龐青雲便是個讓觀眾難以歸類的角色,無法再以簡單的忠角奸角二分法來評價他;與觀眾最貼近的應該是姜午陽這個夾心餅乾立場擺盪裡外不是人的可憐角色,在現實生活中有人會選擇當趙二虎,有人會選擇當龐青雲,立場皆明確果決;但我卻選擇做了個最窩囊廢的角色-姜午陽,比姜午陽好(差)一點的是,我自認是個無情無義自私自利之人,要我為甚麼信念犧牲赴死,皆不可能,我認為這樣死得太愚蠢(高貴)。

我不知道陳可辛是否了解台灣的政治局勢,或是台灣的政治局勢實屬亂世,而古今中外亂世皆然如此;歷史漫長,人卻不斷地重覆著歷史上的錯誤。電影裡,看到了蘇州殺降(龐青雲道:「兵不厭詐,這是戰爭!」,趙二虎道:「言而無信是畜牲!」),我想到了228;看到了南京攻陷,工人忙著洗刷舊政權太平天國留下的字跡紀錄,讓我想到了去蔣、教改、國家認同之類的屁事。不論你選擇當理想派的趙二虎、現實派的龐青雲、騎牆派(中立派)的姜午陽,最終都會被看不見的敵人消滅,那有可能是一個虛無的理念、空洞的口號,不管自願非自願,我們最後皆會在那尊貴華美空蕩的權力寶座前刀刃相向,彼此踐踏,無一倖免。

「一百八人,人無同面,面面崢嶸;一百八人,人合一心,心心皎潔。樂必同樂,生不同生,死必同死。報應分明,神天共察。既列名於天上,無貽笑於人間。」
電影片尾的警語,是理想;我相信的,卻始終是宿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i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